张氏一番打趣,把陈宁雅逗得捂嘴轻笑,她将篮子交给叶氏,说道:“我就是过来送点吃的给你们尝尝香,顺便跟你们说一声,元良元宏跟阿庆阿贺说了要上山下河摸东西,让孩子他爹卖了,想自己挣一散钱花用,孩子他爹答应了,不这不是过来跟你们吱一声嘛。”</p>
张氏顿了顿,下意识地看了叶氏一眼,沉吟道:“既然是孩子们的事情我们大人就不掺和了,只要别耽误了地里的活就成。”</p>
叶氏垂眸,轻声细语地说道:“嫂子有心了,还特地跑这一趟,不过孩子们也大了,确实应该自己攒点钱,这事我没意见。”</p>
张氏一听,神色柔和了不少,语气也轻松了,附和叶氏的话说道:“是这么个理,那上山下水辛苦不说,也挣不了两个铜板,随他们折腾去吧,等阿庆阿贺回来,我会跟他们说的。”</p>
陈宁雅这才安心,上前轻轻拉了拉叶氏的手,道:“若是你有空,也能上山弄点能晒干储存的山货,只要能存放的就成,不拘着多少,我们都说,价格肯定比你们去镇上卖的要低一些,不过能给你们省下不少功夫,这也是因为孩子他爹送货才能这么折腾。”</p>
叶氏猛地抬头,眼睛明亮,一脸惊喜,虽然陈宁雅说收的价钱比镇上卖的少一些,可大家都知道,山货在他们这里不值钱,就是送到镇上也不一定有铺子收,摆摊卖的话能不能卖出去还两说,更重要的是耽误功夫,若是温家把东西收了,他们也就不用担心了。</p>
就像陈宁雅说的那样,多少也能挣两个散钱,她嫁过来压根没有什么陪嫁,身上仅有的五十文钱还是她爹攒了好几年才攒下的,她舍不得用一个铜板,也是因为手里没钱,叶氏总觉得在这家说话也没底气,就是有什么想法都不敢声张。</p>
不过叶氏不敢马上点头,而是询问地看向张氏。</p>
张氏心里越发熨帖了,呵呵笑道:“又不是什么大事,想做就做,别耽误了家里的活就成。”</p>
“多谢娘。”叶氏赶忙应道,声音明媚了许多,似乎日子也多了些奔头。</p>
这事皆大欢喜,陈宁雅便不再操心了,说了两句就走了。</p>
惊蛰过后,热火朝天的春耕开始了,陈宁雅又投入到紧张的养蚕大业,两个丫头跟着打下手,忙得团团转。</p>
温有山却不像之前那样忙着往山里跑,而是直奔县城,因为他买的那三亩宅基地已经可以动工了,铺子那边再有两三个月差不多可以售卖了,他想赶紧把院子修好,等院子落成了再着手操心铺子的事情。</p>
干活的工人都是冯兴海帮忙找的,价钱由冯兴海定,冯兴海见温有山这般上道,便将督工的活揽在身上,温有山只盯着修建地基,等地基修完,他便把这里的事情扔给冯兴海和两个儿子,自己又跑海边赶海去了。</p>
忙碌了三个月,温有山这边又挣了好些银子,不过这些钱一个子儿也没留下,全都投到新房修建上了。</p>
这院子刚刚竣工,青砖瓦房,前后三进,每个院子都有大大小小房间十几间,合起来估摸着有五六十间屋子,温有山按照陈宁雅的意思,让人移栽了许多花木松竹进去,又提笔给院子取了名字,让温有山做了匾额挂上去,因着温家只是白丁,院门外的牌匾不能随便取,于是乎陈宁雅便给宅子取了个名字叫“温时初”,宅子的地面上也铺了青石板,曲径清幽,庭院深深,看起来竟是有几分高门大户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