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现在的江湖武林对于大明朝廷还是挺支持的,但是很多的武林人士都有标榜着自己是汉唐之风的习惯。
而汉唐之风,那是什么意思呀?
好听点是行侠仗义,劫富济贫,说的直白点,就是法外之徒啊!
也就是朱启先前所说的满嘴都是“你这个朝廷鹰犬!”这样的。
更何况,锦衣卫办事向来都是直来直去,不会在乎这些武林人士的看法。
更不存在什么江湖道义的,这云南的武林人士和广西的武林人士,长的也都是差不多。
而且两拨人马,万一要是来个以武会友,发生点像是刘正风和曲阳两人一样的超越立场的友谊,也不是没可能啊。
更何况锦衣卫是官,这些江湖人士是民,甚至还是乱民,那当官的科不跟他们客气了啊。
这江湖之中,有关于锦衣卫的恶名也就一下子传了开来,免不了,要骂上一句“朝廷鹰犬”。
…………
郭小东原本是这中原武林中的一员,自小跟着师父走南闯北。
只是听师父说,这大明建立以来,这走江湖已经没那么好走了。
毕竟哪里都关卡官差,看到江湖人士打扮的人,就要上来查看一下路帖。
要是瞧见你身上带着佩剑什么的,那更是要直接拿下不跟你多啰嗦的。
也正因为如此,郭小东走江湖,一直都是小心翼翼的。
这一次,也是听了师父说,这外域武林,要来咱们中原闹事,搞什么武林大会。
那身为中原武林的一员,这等事情怎能错过呢?
不过郭小东有些奇怪,这云南也不是外域武林啊,这大明不是早晚要收回来的吗?
师父听了一愣,随后眼皮子一翻,说了:
“这不还是没收回吗!”
但不管怎么样,郭小东还是听从了师父的吩咐,独自一人踏上了前往广西的路。
到了南宁府,郭小东也确实瞧见了一大堆厉害的武林人士,只是后来来了一群叫做锦衣卫的人。
实话实说,这些人穿的是真的帅,只是武林人士们对他们似乎都挺敌视的,偶尔还听人骂上一句:
“哼,朝廷鹰犬!”
话虽如此,但郭小东却不这么看。
因为这些锦衣卫们,抓捕的那些武林人士,大多都是一些在街上闹事,或者械斗的家伙们。
呵,这些不知道低调行事的家伙们,被抓了也是活该啊。
而除此之外,锦衣卫们也并没有多其它的老百姓们动手,不仅没有动手,平时里,乡里乡亲的要是有个什么需要的事情,他们还经常会出现帮忙。
久而久之的,在这南宁府上,锦衣卫们在老百姓们之中的声望到时非常的不错。
这当然是朱启的命令了。
他们是官,这官员可不能够和老百姓们脱节了啊,不然老百姓处处反对你们,还查个屁啊。
有句话说得好,要发动人民的战争啊。
拉拢老百姓这种事情,朱启可太擅长了啊。
严格约束锦衣卫的纪律是一方面,还有一方面,就是要做出一些个典型来。
那锦衣卫做好人好事,身后必须的有摄像机啊。
不对,必须要有亲眼看到的德高望重的人才行。
比如说这一天,一个在街坊邻居里,教导小孩子们识字的老师,就在街上跟别人说了:
“哎呀,你们都不知道啊,昨天我那私塾里的学生,路上遇到了那些来自北元那边的江湖人士,差点都被抓了去啊!”
“啊?那些最近出现在咱们这里的外乡人啊?他们抓你那些学生干什么啊?”
“还能干什么啊,当然是绑架要钱呗!”
那老师紧跟着后怕的说到:
“也幸亏一个路过的穿着飞鱼服的男人,救下了我的学生们,打跑了那些个北元江湖人,不然可就危险了啊。”
那问题来了,那飞鱼服是什么,不对,那男人是谁啊?
老师把腰杆一挺,说了:
“他叫做,锦衣卫!”
当然了,这只是一个例子,这样的例子也不用多,就选出三四个典型,然后每天说那么两三次,也就成了。
这郭小东就和南宁府的老百姓们一样,一听到这种事情之后,也是满脸的义愤填膺。
他哪里知道这是辽王殿下的话术啊,心里面也对那些北元来的江湖人士颇为痛恨。
老百姓们如果讨厌某些人,那一般情况下可不会藏着掖着的,尤其是对那些个外乡人。
这整个南宁府的父老乡亲们,看到那些外来面孔,如果拿不出名帖证明自己说大明的,不好意思,别说住宿了,一粒米,一根菜叶子,你都买不到的。
而除了老百姓们自发的抵制之外,就连郭小东这样的武林人士们,锦衣卫们也没有放弃拉拢。
比如说这一天,郭小东正回去自己住宿的客栈呢,结果就看到门口来了一个穿着飞鱼服的人。
郭小东一下子就反应过来,这不就是锦衣卫吗?!
那锦衣卫也不啰嗦,直接对着郭小东说到:
“你师兄李正东你应该认识吧?”
郭小东一愣:
“认识,他怎么了?”
“他拿了北元的钱,现在是北元的走狗了。”
“什么?!”
郭小东还在震撼中呢,就听那锦衣卫说到:
“你是他师弟,抓他比较方便,放心,考虑到你们是至交亲朋,我们加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