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国都城外榆林。
据说这里是一块风水宝地,许多贵人死后埋葬在这里。
还有性格古怪的隐士,借着守陵的名义在此定军。也有人在此守陵,乃情非得已。
榆林青苍山的山腰处有一座宅子。宅子门上挂着“田”字牌,院内有茅屋三间。宅子后面不远便是坟地。
大崔氏死得不光彩,死后不得入田氏祖坟,也入不得崔氏祖坟。但她生前毕竟做过崔田两家的人,两家给了她最后的体面——葬于榆林青苍山。
崔盼盼奉田崔两家之命为大崔氏守陵,说好的三年之期早已过了,却无人提要接她们回去。
三年之后又三年么?崔盼盼偶尔自嘲时会思考这个问题。
索性田家还没彻底忘记她,每个月仍旧派人过来送些米面肉等吃食,但也仅此而已了。
崔盼盼提着水桶来到大崔氏的坟墓前,舀起一瓢清水浇在墓碑上,冲洗掉碑上的灰尘。
每当崔盼盼心情不好的时候,她会来给大崔氏扫墓。一看到这块墓碑,想到坟地里躺着的人,她就会觉得活着真好。
有娇俏的身影从宅子后门往墓地跑来,远远地呼唤着崔盼盼。
“娘子,娘子,出大事了。”
崔盼盼回头望去,来人正是自家女奴春儿,便丢下瓢朝春儿招手。
“跑慢点,小心摔......倒......”
崔盼盼话音未落,春儿一个趔趄差点趴地上。
“哎呀,脚扭了,好痛。”
崔盼盼扶着春儿到一旁的石头上坐下,抬起她的脚查看,只见脚踝肿起来一个包。
”哎吆,肿了,你还能走路吗?”
春儿站起来,试着一瘸一拐走了几步,又是呲牙咧嘴地喊疼。
崔盼盼赶紧扶住她:“别乱动,我扶你回去,待会下山给你请个医师来看看。”
“不用了,请医师又要用钱,”春儿撅着嘴道,“哎呀,差点忘了,今儿山上来人了,好多人呢,说是什么来和亲的公主。”
和亲公主?滑国那位?
滑国要把一位妙龄公主嫁给郑国公和亲,这事儿之前在都城传地沸沸扬扬,就连榆林这边都能听到议论。
“和亲的公主怎么跑到榆林来了,你莫不是听错了?”崔盼盼表示怀疑。
“没错,”春儿拉着崔盼盼往山路行去,“我刚瞧见他们了,好多人呢,已经到山脚下了。”
“当真?你没看错?”
“咱们去看看不就知道了。咱们去那边,那边有块大石头,踩在上面就能看到下面,可方便了。”
青苍山脚下,来自滑国的和亲队伍刚刚到达。
此刻和亲队伍里的气氛有些低迷。大家都不太高兴,有些人甚至感到气愤。
按照原本的行程安排,和亲队伍今日应该进都城。但直到今天队伍出发后,郑国才派人通知和亲队伍将前往都城郊外的榆林行宫暂住。
先是遭遇匪寇,之后像犯人一样被审问,再是被监视着上路,直到此刻距离都城不过几里地却不得入。
到了这里,和亲队伍里的每个人都清楚了自家的处境。
郑国人并不像滑国人那样期待这次和亲。
就连没心没肺的十六娘,都难得表现出了失落。
林潇潇和十六娘坐在车厢里,不知道该怎么劝慰十六娘,只能从箱子里取了一叠糕点放到十六娘身边。
十六娘摇了摇头,推开糕点掀起了车帘。
许是经常走车马的缘故,往青苍山的山路又宽又平整。
队伍稀稀拉拉往山上走着,约么走了有快一个时辰才到山顶。
林潇潇扶着十六娘下车,两人一起望着眼前的山庄。
郑国公赏赐给滑子公主的行宫位于榆林青苍山顶。这处行宫原名芳菲苑,如今十六娘享有改名权。
芳菲苑原是郑国公生母,也就是郑国先太后养病的地方。郑国先太后也是在这里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据说郑国公与先太后的母子关系并不好,先太后喜欢的是另一个儿子。那位郑国公的胞弟早就被斩草除根了。
十六娘不喜欢芳菲苑,因为这里还不如公孙家的宅子豪华。
“公主,时辰还早,要找绿奴他们来陪你打麻将么?”
“不了,我累了。”
十六娘把自己关在了屋子里,谁都不想理,也不想做。
有人来请示是否要给行宫换个名字,十六娘懒得搭理,林潇潇只能让他们暂时不提这件事。
一阵人仰马翻的折腾后,众人各自安置。
林潇潇给自己准备了两个房间。
一个是与其他医师在一个院子里,一个在十六娘的隔壁。她可不想从此以后就全职伺候十六娘。
林潇潇找到胡子归。
“滑国那边再来的人什么时候到?”
“若是路上不耽误的话,再有五六日他们便会到了。”
由于和亲队伍遭遇了减员和财务丢失,鹿贺派人返回滑国禀明情况。一般遇到这种情况,滑国会再派人过来补充人手,尤其是伺候公主的侍女必不可少。
宫廷侍女受过严格的训练,掌握必要的礼仪。等她们来了,林潇潇就可以从十六娘身边脱身。
和亲队伍就这样在青苍山驻扎下来。之后,似乎都城那边便忘记了他们的存在。
好在后续滑国的人及时到来,为这座稍显破败的山庄增添了一些人气。
不用总是盯着十六娘,林潇潇恢复了以前跟医师同行上山采药的活动。
青苍山很大,榆林更大。新的国家,新的地方,有很多以前未见过的草药等待他们研究。
这一日,林潇潇等一群医师从山间小涧采青而出,来到了山腰附近一处水潭边。众人商量着,打算在此处埋锅造饭,中午就在这里吃了。
林潇潇在潭边取水,瞧见对面有一女子款款行来。
崔盼盼这几天有些烦恼。
自从那天春儿扭伤了脚,院子里的许多活计只能由崔盼盼一个人做。虽说春儿抢着干,可崔盼盼受不了她一动就叫的样子。原想着下山找个医师来看看,可春儿又不肯。
真是一分钱难倒英雄汉。
当年离开田府时,崔盼盼拿了一盒子金银玉器,本以为靠着这些日子不会过地太辛苦。
只怪当时太天真。这才不过几年,那一盒子的贵重物什已经用得七七八八了。
田府那边每个月送米面等吃食过来,量从来不多,刚刚够崔盼盼主仆两人不饿肚子。
可天总有不测风云,前两年崔盼盼连着生了几场病,请医师抓药开销就大了。要怪只能怪崔盼盼这个身体的底子不好,体弱多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