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林甫含笑点头,也不催促,缓缓坐下,只落在半个凳面上。
随后,他才叉手抱拳道:“老臣谢过圣人,不知圣人今日召集群臣早朝,所为何事?”
这样的问话,若是在太宗朝,亦或是高宗朝,定然是要被问责乃至于惩治的。
但李林甫就是这样毫无顾忌的说出了口。
而李隆基竟然也视若无睹,用眼扫过殿内群臣。
而后他缓缓开口道:“正值年关,本不愿打搅了诸卿,只是朕想到,今年安西那个高仙芝,小勃律一战大获全胜。朝中总是要庆祝一番,诸位也议一议。”
说完,李隆基便再次目光缓慢的从所有人脸上扫过。
他已经抛出了一个话题。
只是,小勃律一战早已过去半年有余。
就算是要庆祝,也该是在捷报到来的时候庆贺。
如今年关之时,提及这件事情,却根本就不是为了这事。
高水寒早有预料,心知李隆基这是要主动引出执掌河西、陇右两道,却屡屡拒不出兵的王忠嗣。
果然。
只见李隆基话音刚落,殿中就有官员站了出来。
“启禀圣上,安西一战,大获全胜,有功必赏,理应如此。然!自古有功必赏、有过必罚。臣弹劾原河西、陇右两道节度使王忠嗣,不遵圣意,延误战机,屡不出兵,致使国军之事有失,不可严惩!”
李隆基的眉角微微一抖。
他之所以选择在今天召集群臣早朝,为的就是王忠嗣的事情。
但绝非是因为他想要严惩王忠嗣,若是当真如此,当日兴庆宫中,他完全可以直接下令处斩不遵圣意的王忠嗣。
选择今天,只是他想借着安西和年关的由头,将王忠嗣的事情,在朝堂之上轻轻抹过。
但是。
即便如此,这些人仍然是要强硬的追究王忠嗣的责任。
只是……
李隆基强忍着心中的不满,沉声开口:“让王忠嗣进来。”
一旁的高力士当即领命,小跑着走出宣政殿,竟然是要去亲自带早就候在殿外的王忠嗣入殿。
少顷。
高力士便已领着王忠嗣走了进来。
李隆基当即开问:“王忠嗣,汝执掌河西、陇右,最是清楚边疆局势,朕问汝,当初为何拒不出兵,致使攻伐石堡城之事延误?”
“罪臣王忠嗣拜见圣人。”王忠嗣昂首挺胸环顾朝野,随后面朝李隆基:“回禀圣人,石堡城居高临下,易守难攻。攻下此城,我朝至少需付出万余将士性命。且即便攻下此城,亦会面临吐蕃援军攻打,而在高山之上,我军将士不适,必将陷入苦战,致使我朝陷入困局,长此以往,后果难料。”
王忠嗣重复着已经解释过无数次的原因。
然而,就在他话音刚落之时。
朝中又有官员出班:“王忠嗣!你是要行那将在外有所不受的大逆不道之事吗!攻伐石堡城,朝中早有定论,圣人亦是期盼,汝为节度,统领兵马,却拒不出兵,便是大逆,乃死罪!”
王忠嗣面露愤怒。
李隆基心生不满。
他想要绕过王忠嗣的意思,已经表达的很清楚了。
但这些人却一而再、再而三的想要逼迫他严惩王忠嗣。
不由的,李隆基将目光投向老神在在坐在凳子上的李林甫。
这位帝国右相,向来都是他的知心人。
在朝中,更是事事为他着想。
他看向李林甫的眼神中不禁露出一丝鼓励和期望。
李林甫感受到了皇帝的注视。
他缓缓的抬起头,因为昨夜看得奏章有些格外的多,让他略感吃力的撑着腰,才能慢慢站起身来。
“启禀圣人,臣有本要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