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rediandy.com
字:
关灯 护眼
西瓜书屋 > 横明 > 592自己不是人,但他一定是狗!
推荐阅读:

592自己不是人,但他一定是狗!

“正是,正是。”老方在一旁应和着。

“太子,你说呢?”泰昌问向太子。

“父皇,儿臣也觉得是。”朱由校老实的回答。

“好,你们都觉得是,那不管它真的假的,就是假的了。”

泰昌说完,老方小方都是后脊梁湿透了,皇帝的意思,再明显不过,他已经看出来那里边有问题。

但是仍旧没说,言外之意很明白。

只要皇帝和太子相信,只要方书安确实为大明效力,就算是被逼无奈之下写出来的东西,也都是可以无视。

说完这些,泰昌又补充道,“前两次,朕让他们几个商议商议,书安现在的官职有些不合适。看看兵部和户部,你选哪个?”

果然是打一巴掌再给个甜枣,刚刚还怀疑方书安做事的真假,现在就画大饼。

不过这也是好事,给官做说明泰昌还是看好他。

“陛下,现在改革多是在户部,要么我就去户部吧。”

其实下一阶段改革的重点在兵部,但是因为刚才的事情,方书安担心还是试探,就没有接兵部的茬。

“好,户部也好,户部郎中去了吏部,还有个位子,你就去吧。兵部也不闲着,跟你一起的孙传庭,我看他就不错,加兵部郎中衔吧。”

方书安大吃一惊,这一下将他们连胜几级,连忙谢恩。

“陛下,我等何德何能,让您如此提拔,实在是愧不敢当啊,我等才疏学浅……”

泰昌并没有给方书安说完的机会,他摆摆手:“当得起,当得起,你们的实力,朝廷谁敢不认同,要不是你们资历尚浅,能有更大的委任。”

说过证据的事情,又许了官,随后便是讨论大事的环节。

李汝华从来没想到,大明能如此富有,他们在进行着两场局部战争并且修建三大殿的时候,府库竟然还能有一千万两白银的剩余!

正是这样的底气,他们才有信心来发型银元和金币,一起来顶替白银作为流通货币。

李汝华作为次辅,站出来总结并且陈述现在的情况,为下一阶段的任务重新做部署。

国债发行现在已经成为常态化需求,其实现在户部不缺银子,但是仍旧愿意发型国债,为期付出利息。

说到底,还是内阁意识到国债带来的好处。

如果动用户部的余钱,遇到一些突然事件,钱财筹备的并不是那么及时。

所以户部的余钱作为备用更合适,深层次的原因则是,朝廷需要调动士绅们投资的积极性。

有国债这样的东西带头,能使他们养成投资的习惯。

要不是国债稳健的收益打开士绅们投资的第一道坎,在修筑铁路和修筑水利设施、修桥筑路等大型工程里,怎么会有他们的投资?

铁路债、路桥债,收益率会比国债高些。

他们更像是后世的地方债,回报的周期可选择两种。

一种是固定式债券,为期三年或者是五年还清。

另一种则是参与收益分红,修筑的桥和路,都是关键地段的重要工程,只要能修成,都会极大的方便交通。

所以都会收取路桥费,别看是收费的路桥,人们仍旧乐意掏钱。

很多地方如果没有修路的话,绕行可能就要半天,有了修好的路,只需要两炷香时间就能走完。

这样的事情,别人不交钱那就是傻子!

但是,债券也不是谁都能发型。

不管是国债还是地方债,必须要有审批才行。要按照规定,将债券的用途进行详细的解释。

并且,必须要进行报备。

国债的需要有内阁会签,布政使司的地方债需要有户部审核放行,而再下边的债券则有布政使进行签字确认。

今日除去对方书安和孙传庭的任命外,商讨治理黄河债券的发型,另一个重要的事情就是,重组大明商船队!

治理黄河的思路主要是以工代赈,现在有钱,还有债券,资金来源不是问题。

黄河泛滥,每年会带来大量的受灾人口,给他们发工钱去干活,总比免费养着强。

自从方书安在京城大火用以工代赈之后,大家都意识到此事的好处。

以前修筑堤坝的事情,都算是徭役。

既然是徭役,自然都是没报酬的活,那样的情况下,人们干的也不用心,不是发自肺腑的干。

但是以工代赈之后,同时解决掉两个问题。

首先是能拿到工钱,并不是免费劳动,人们的主观能动性都不一样。

再一个就是不用免费养着灾民,有事情干之后,他们也不会聚集起来,没事造个反,起个义什么的。

因为担心水利债券卖的不好,专门比别的债券高了些息钱,想必在意息钱的大户们,会喜欢。

而船队则是发展的必然,随着大明各种商品的发展,海外贸易同样大幅度增长。

船队贸易带来极大回报,此前的船队有两种,一种是专门的国外大船队,像是佛郎机和尼德兰之流。

另一种则是各大商家的船队。

这两种都有各自的硬伤,西方的那些船队,话语权不在大明手里,他们拿得是离岸价格,到岸之后能赚几倍。

而商家的船队,规模根本没办法和东印度公司之类的发型船队比。

有些船老大甚至只有一两艘船,甚至是小船。

如此一来,海外贸易就十分被动,虽然能赚到到岸价,但是总会出各种意外。

总会有些小商队或者是小船,出去之后就不再回来。

至于是遭遇了风浪还是海匪,就不得而知。

甚至很多市舶司的官员们都在怀疑,就是那些佛郎机或者是尼德兰甚至东瀛船队抢了大明商船。

一方面能得到货物,另一方面吓得其余的商人更不敢出去,那样只能选择用离岸价格作交易。

在商人们多次反馈之后,朝廷终于决定要重组大型商船队。

而争论的焦点则是,船队究竟是有朝廷主导,还是由商人们主导,大明提供武装舰只进行保护。

在方书安的印象里,自然是商人们主导要好,但是这样有难题。

商人们小户肯定不行,只能联合。

联合起来的话,谁来做主就是个问题。

如果一直商量的话,甚至有可能风头过去了,要装什么货物的事情都没有能决定。

最终,两派谁也没有说服谁,索性就组建两个大型船舶局。

一个是由官府主导,通过发行商船债券来筹建。

另一个则是民间主导,由各大商会自行出资组建。

两个船队互通有无,分别发展。

对于这个决定,方书安很是认同。

因为在后世,就有类似的例子!

</br>

</br>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