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rediandy.com
字:
关灯 护眼
推荐阅读:

第1071章 大军攻城

入秋,安南内战陷入僵持,阮多方方面名存实亡,阮多方身死,黎利残留的起义军势力方面,在鲸吞了安南南方、剿除了大部分的南方士族之后,后继开始渐渐乏力,在势力范围延伸入胡季犛核心根基的安南北部之后,扩张开始渐渐力不从心。

往往蓝玉才攻下一座城池,正等在等待义军前来接手,胡季犛的大虞军便紧随而至。蓝玉麾下明军虽骁勇善战,但终究人数较少。胡季犛仗着安南地势复杂,且麾下士卒更为知晓地利,与蓝玉周旋不止。蓝玉一时之间,竟是拿他没什么办法。

起义军难以寸进。

朱肃意识到了场面已经很难改变,大明若继续袖手旁观,胡季犛或许还真有咸鱼翻身的可能。于是,送急奏前往应天府。

九月末,应天府老朱一封圣旨传到了安南,言胡氏弑君自立,荼毒安南,僭越称帝,罪在不赦。命廉州、贵州、云南三部明军由周王朱肃节制,全力出兵,覆灭胡氏,以正安南朝纲。

若有助胡为虐者,一并由反贼论处,以大明宗主之旨意,亦罪在不赦,阖家杀尽。

十月,身在武曲港的周王朱肃接旨,秉持天心民意,带领两千亲卫兵五千新近来援的援兵,出武曲,东进升龙城。

同时,回返廉州,曾经给予胡季犛几乎致命一击的曹国公李景隆再出廉州,带本部两万兵马,南下入安南。同时,镇守云南数十年的黔国公沐英,领云南一万兵马并贵州五千土司兵,于安南边界汇合曹国公,南下升龙城。

同时,安南义军领大明皇帝之圣旨,汇合凉国公蓝玉兵马,出兵一万两千,北上升龙城。

同时,阮多方之子阮岳,领阮多方残部三千人,受大明皇帝圣旨,打出为父报仇的旗号,东赴升龙城。

一时间,五路大军齐进升龙城,胡季犛大骇,封城自守,坚壁清野,更是迁安南百姓两万余户入升龙城,要与大明五路大军做殊死一搏。

十二月,五路大军会齐升龙城下,升龙城上,五步一岗,十步一哨,城外,更是一片焦土,所有林木、田土、水源等等,全部都被已经丧心病狂的胡季犛付之一炬了。虽然明军将胡氏围于城中,但数万大军,无法就地补给。

而因为先前的横征暴敛,以及终于知道害怕了的士族们的鼎力支持,升龙城中粮秣充足、水源齐备,更是聚拢了数十万的民众在城中,随时能够征发成为守城兵卒。

对明军而言,局势亦十分严峻。

“安南义军,和阮小将军所部,不必在城下多留。”升龙城下的军帐中,朱肃一身铠甲的站在舆图前,有条不紊的安排道。

“胡氏行事甚急,紧急之下,所为必定有疏漏。且百姓们也不是待宰的羔羊,必定有许多人情急之下,躲入了深山老林之中。”

“你两部的任务,便是寻访各处隐秘之所,把这些躲入山中的安南百姓们全都给找出来。如今已是十二月,转眼便要春耕。”

“若是升龙城周边的田亩无人耕种,明年秋日,安南必定要爆发一场规模宏大的饥荒。”

“饥荒之害,远甚于兵灾。将这些百姓们叫回来耕种,至少可以保证一部分田亩有所出产,明年秋日,便能少死些人。”

曹渊、阮岳二人领命而出。他们带着的这两部人马,本来就是乌合之众,若是强自留在城下,保不齐就被城里的胡季犛瞅准了破绽,一个夜袭弄崩溃了。

到时候,反而拖累了明军的攻城进度。他们一走,城下所余下的尽都是明军,这样反倒更加方便朱肃调度。

等到他们这两部军一走,朱肃便询问帐中众人道:“诸位,这升龙城城高池坚,要如何破城,”

“诸位心中,可有良法?”

众人皆低头思忖不语。胡季犛虽然不当人子,用这伤敌一万自损八千的法子,将升龙城外给弄得寸草不生……但不可否认的是,他这么一通折腾,这升龙城中确实变得坚固不已,等闲难以攻破。

即便这些人都是身经百战的大明名将,对眼前的这座安南都城,也是大皱其眉。沉寂许久,沐英尝试性的开口:“是否,能够拉来火炮,以重炮轰开城门,而后破城,如何?”

“难。”出言否定的是李文忠。他摇了摇头,道:“大炮虽强,但却也并非万能。”

“升龙城兵力充沛,地形险峻,即便我方调集重炮轰开一角,只怕还没攻入城中,胡季犛就能够快速修补城防。更何况以安南地势,道路难行。大炮又笨重,运来足以轰开安南城墙的大炮,需要多少民夫运力?”

“我大明用的是吊民伐罪的名头,若是征发太多民力,反而会落了残害安南百姓的口实。”

众人沉默,李文忠说的确实有理。李景隆想了一想,道:“既如此,用热气球在城中抛掷火弹,震慑守军,而后趁势攻城,如何?”

朱肃奇怪的看了他一眼,道:“运用热气球,需得要看风向。这几日风向却是不对。”

“我已问过当地人,要等来合适的风向,少说也要明年入夏。”

“啊……”李景隆愣了一愣,呐呐退下了。这里补给困难,要是拖到明年夏天,对大明的财政负担就太大了。看来热气球作战也没办法考虑。

“攻心,如何?”李文忠想了想,道。

“城中那些士族之所以和胡季犛勠力同心,归根结底,是因为意识到了我大明必要杀他们而后快。”

“既然如此,若是承诺愿意网开一面,他们或许就会归心我大明。”

“这是最后的法子。但现在却不考虑。”朱肃道。“父皇的意思,是要不惜代价,彻底肃清安南隐患。”

“而安南之隐患,毫无疑问便在士族。父皇有密旨,即便要将升龙城内屠杀殆尽,也万万不能留下士族余孽。务必要使安南士族在安南根绝。”

“如此,我大明统治安南,才能长治久安。”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