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千太贵,只是一个破笔筒,四百。”旁边的摊位传来讨价还价的声音,王毅扭头看去,一个中年人正在和摊主讨价还价,周围的摊主也是一副看戏的架势。
“四百太少,这东西据说可是刘墉用过了,名人物品。”小贩张嘴就吹牛逼道。
“少胡扯,这笔筒上连一个落款都没你还敢说说是刘墉用过的,四百!”中年人根本不吃他这一套。
“怎么不是,这可是我祖上传下来,一两百年了。”小贩嬉笑道。
“怎么,刘墉是你祖宗啊。”
“不是。”小贩接着说道:“我听我爷爷说的,这可是老物件,最少也要一千。你看这上面的雕工,栩栩如生,一千我还嫌便宜了。”
“五百,这就是个旧笔筒,我桌子上缺个摆件,这个看着合适。”
两人讨价还价,周围有不少人都围在这看热闹。一番讨价还价,摊主降到八百之后说什么都不再降了。
中年人只肯出六百,旁边的站着看了半天的一个年轻人忍不住说道:“这笔筒最多两百,六百卖你也赚了。”
“两百你要啊。”摊主怼了一句。
“两百我就要!”年轻人受不得激,脑子一热直接怼了回去。
“你要是不要怎么办?”
“不要我是孙子!”
“行,两百拿钱吧”小贩将笔筒放在他面前。到了这时候,小伙子才算反应过来,自己主动跳到人家的套了,奈何刚才把话说的太死,想要反悔又觉得丢脸,最后强撑着掏了两百,拿起笔筒走人。
看了出好戏,围观的众人各自散去,王毅摇头笑了笑,那件笔筒看上去挺精致的,至于小贩说的古物纯粹就是胡扯,顶多三五十块钱。年轻人要是脸皮厚点,矢口否认,摊主估计也没法顶多嘲讽几句,要是脸皮薄,花钱买了,那就赚一笔。只是大多数人都是那种打肿脸充胖子的心理,这些小商贩就是对人心理很是熟悉。
王毅漫无目的在旧货市场上闲逛,整条街宽敞平摊,大道两旁全是古色古香的仿古建筑,最高不过三层,店铺中人来人往十分热闹,王毅跟走进几家店里观看了一二,并且还对一些看上去不错的东西花费庄园币鉴定了一下,结果不出预料,基本都是新仿。
而往来的人也知道,真东西少,假东西多,一般情况下只是看,轻易不会买,所以只有当客人真正拿起古玩了打算问价的时候,才会有店主上来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