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丛日报》,是杭城办报人张冷公为了迎合日租界内的娼妓行业繁荣,于民国十六年也就是1927日在日租界内创办的一份小报。
这份报纸的特色就是专门描写妓女生活,还轮番刊登租界内几大妓院名妓的广告,不仅仅是在日租界内,就是在整个杭城范围内也非常畅销。
而真正让《花丛日报》畅销杭城的不是报纸上那些描写妓女生活的情色文章和名妓们的广告,而是《花丛日报》上面一月一次的评花榜。
《花丛日报》的评花榜仿效的是民国初年的选举制度,在《花丛日报》上印刷选票,读者可以把选票剪下来在上面填上自己心仪的妓女名字、所在的妓院地址以及该名妓女的优点,然后寄回《花丛日报》报馆。
而《花丛日报》报馆则设立专人对每日收到的选票进行统计,并把统计结果刊登在次日的《花丛日报》上,然后以每月最后一日为截止时间,评选出当月的花榜名次,并在次月一日的《花丛日报》上公布。
评花榜共计评出一甲三人,分别冠以“大总统”、“副总统”、“国务总理”的名头。
二甲三十人,按照票数多少,分别冠以院长、部长、次长之名。
三十名开外者,皆列入三甲。
自从评花榜制度设立之后,《花丛日报》出奇的畅销。有些妓女为了让自己名次在评花榜上靠前一点,不惜花钱购买很多份报纸,填写选票之后,寄回《花丛日报》报馆。
所以刷票这件事情,还真不是起点作者发明的,在民国的时候,杭城的妓女就深谙此道。
《花丛日报》也因此就成了杭城最畅销的报纸,只要能拿到报纸,往杭城的各大妓院门口一站,分分钟被抢光。
作为报童,赵小龙最喜欢卖的就是《花丛日报》,只要能够拿到,即使不到妓女门口去,也基本上能够卖光。
只是报纸并不是赵小龙想拿就能够拿得到的,不仅仅是畅销的《花丛日报》,其他的报纸也同样如此。
在杭城,报童贩卖报纸需要通过派报工会。
民国报刊的发行主要通过报贩,内部俨然是一个小社会,有自己的派报工会,也有自己的头目——大报贩。
大报贩直接从报馆发行处批发,控制着报纸批发的总枢纽一派报处。
大报贩之下,有各种各样的小报贩,他们从大报贩那里批来报纸,再转手批发给摊贩和马路报贩。
报童属于马路报贩,处于报贩社会的最底层。报童贩报,需要每天早晨或傍晚到派报处拆报,上午卖早报,下午卖晚报,每次每份报纸至多领一二十张,多了怕卖不出去砸在手里。而像《花丛日报》这样的畅销报纸,派报处又有限制,不会多给。
像各大妓院这些大客户,都由派报工会的报贩所包办,直接把报纸送过去。而报童们只能拿着报纸沿街叫卖。
林江北在杭城呆了两年多,自然是不会不知道这份蜚声杭城的奇葩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