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了,儒家文人们也不是一直软骨头。
比如……后世都说朱元璋嗜杀,但元末的士大夫们面对农民起义军,可谓是发挥了百分之二百五的战斗力,城池失守守街道,街道失守守庭院,庭院失守守卧室,最后在床头自缢以表全忠节,为大元流尽了最后一滴血。
面对这群二百五的士大夫,朱元璋也不得不捏着鼻子承认蒙元的正统地位。
呜呼……哀哉!
孔圣人做梦都想不到,自己的圣贤书帮夷狄教出了一群忠臣孝子。
明末也是同理,面对满清入关,衮衮诸公们麻利剃头,什么神州陆沉,不存在的,只恨剃刀不够快。
而面对打着大明旗号反清的农民军,士大夫们组织百姓节节抵抗,不让他们染指一寸大清江山。
噗嗤(再次捂嘴笑)。
当然,这些都是脸皮比较厚的文人。
比较要脸的士大夫,会在剃了金钱鼠尾辫后假装抗清,喊两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或是嘴上拒不仕清,而写书骂明朝皇帝是天下大害,吹嘘清朝皇帝是千古一帝。
噗嗤(牙快笑掉了)。
总之嘴上前朝遗民,身体却是水太凉。
当然,这也不是因为文人贱骨头,而是有深层次的历史原因的。
正所谓只有背叛阶级的个人,没有背叛利益的阶级。
为何异族入侵衮衮诸公们比娶媳妇还高兴?
就拿九年后的靖康之变来说,后世都说这是“靖康之耻”,然而这只是赵宋皇室一家之耻罢了。金也好元也罢,都是没有治国经验的少数民族,所以统治能力低下,真正的统治权在地方乡绅手中。
所谓靖康之耻,真乃牺牲皇帝一家而成全千万家。
简单说来,就是女真人的剥削能力太弱,所以无论地主还是百姓的生活反而比在宋治下更轻松。
蒙元同理。
噗嗤(笑不露齿)。
总结一句,古代民族矛盾并不尖锐,阶级矛盾才是首要矛盾,而士大夫们,无一不是有产者。
异族入侵又如何?不管皇帝姓完颜、姓孛儿只斤还是姓爱新觉罗,只要需要治国,总得要读书人不是?
异族的皇帝也还是皇帝,而本族的乞丐终归还是乞丐。
所以相比汉族农民来说,汉族士大夫反倒跟异族贵族更亲切。
而蒙元治下也正是几千年来地主乡绅们活的最痛快的一朝,你朱元璋一个乞丐不让我们当土皇帝?
咳,呸!
当然,这可不是我国独有的什么“民族劣根性”,阶级矛盾是贯穿古今中外的,所以二战时期德三被苏联吊打,却还是上赶着向英美投降。
扯远了,总之赵枢向来不相信读书人的节操,这也是他偶尔结交画匠却极少与书生交往的原因,但这些事实对现在的白露还是太残酷了。
他再次把折扇竖在头顶,
“嗯,没错,读书人很有气……噗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